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1 16:47:58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15.古詩兩首
教學要求
1.了解兩首詩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中抒發(fā)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2.通過學習這兩首詩,對詩這種體裁的特點,如感情豐富,語言精練,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等,有較具體的體會。
3.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了解內容。
4.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默寫《示兒》。
教學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科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
2.領會這兩首詩明白如話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這兩首詩,對詩這種體裁的特點,如感情豐富,語言精練,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等,有較具體的體會。
教具準備: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fā)政
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
詩《示兒》。示:把事情擺出來讓人知道。"示兒"在這里指對兒孫們有個交
代, 相當于遺囑。陸游在臨死之前最牽掛的是什么呢?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
習的內容。(板書:示兒)
二.預習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自讀詩歌,讀準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
三.指導學習《示兒》
1.指名讀課文。(重點提示:祭,讀j )
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W生講錯的地方互相訂正,教師相機指導)
。"元",同"原","元知",本來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萬
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國,"同",統一,這句
詩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只是因為看不到全中國
統一而感到悲傷。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國統
一的悲傷之情。)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學生講后,教師加
以歸納)
("王師",指南宋軍隊;"定",平定,收復的意思;"中原",這
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qū)。"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
你的,"翁",父親。這句話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
的時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國統一的愛國之情。)
4.練讀課文。(要求體會感情,讀出語氣。)
5.說說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引導學生根據詩句的內容來回答)表達了作
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答出:這首詩通過寫詩人畢生的心事和希
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五.各自背誦課文
六.指導學習生字
"乃"的左邊是一撇,注意不要寫錯。
七.默寫這首詩。(學生互相檢查)
八.作業(yè)布置
1.完成練習冊《示兒》。
2.背默古詩《示兒》詩、詞、句意及中心。
3.預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板書設計]
示兒
死 定
悲 告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篇。他的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稱為詩史,他也被稱作侍圣。這首詩寫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的叛軍頭目史朝義兵敗自殺,河南河北相繼收復,詩人聽到這廣消息后寫了這首詩。
(板書課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詩。詩歌講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這是我們要學習了解的。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糾正字音)
2.提出讀不懂的語句。
三.理解詩句
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劍外",劍門關以外,指四川。"薊
北",河北北部,安、史叛軍的巢穴。"初聞",剛剛聽到。"涕淚",
指因特別高興而流淚。這句詩講了什么?(收復薊北的消息,忽然從劍外
傳來,剛剛聽到這個消息,涕淚就流滿了衣裳。)
2."卻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詩書喜欲狂。""卻看",再看。"漫卷",
胡亂卷起。唐代一般沒有裝訂成冊的書籍"文字大都寫在紙卷上,所以收拾書籍,就要卷起。這句詩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還有一絲的憂傷?胡亂地粑詩書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fā)狂。)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放歌",放聲歌唱;'縱酒"
縱情飲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這句話講了什么?(白天放
聲歌唱,暢飲美酒。趁著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鄉(xiāng)。)
4."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即",就。這句詩講了什么?(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峰。順流而下把襄陽一過;便一直奔向
了洛陽。)
四.了解內容
1.了什么內容?(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
。ㄖ饕獙懽髡呗牭焦佘娛諒秃幽虾颖钡南⒑,十分喜悅,收拾行裝立即
還鄉(xiāng)。)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多年戰(zhàn)亂,祖國重歸統一的歡快心情)作者的這種心情是通過哪些詞句表達出來的?("忽傳…'初聞…'卻看""漫卷,,表達了作者聽到勝利喜訊后的感情的變化,從樂極流淚到歡快欲狂。這些都是出自作者深深的愛國之情,出自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從中表達了作者博大的胸懷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3.這首詩同《示兒》一詩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同嗎?(都表達了深厚的愛國之情。)
五.朗讀課文(要求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學習生字
"洛",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邊是三點水旁。
七.同桌互相背誦課文
八.作業(yè)布置
1. 完成練習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 背默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詞、句意及中心。
3. 預習"基礎訓練1"。
[板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涕淚滿衣裳
漫卷喜欲狂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放歌須縱酒 極度的喜悅心情
即從……
便下……
16 匆匆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
俐、徘徊、赤裸裸。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二、重難點
1、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是重點。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難點。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了解作者。
出示朱自清照片,學生交流課前查找到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認讀生字詞語。
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3、理解詞語:伶伶俐俐、徘徊、頭涔涔淚潸潸。
4、放錄音朗讀全文,整體再感知。
聽后說一說: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三、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寫在旁邊。
2、小組交流。
(1)把你找出來的句子讀給小組的同學聽聽,再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ㄟ@個環(huán)節(jié)教師不作深入的啟發(fā)和講解,而是讓學生自由地充分地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從中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為下一步的重點品讀做好鋪墊。)
四、作業(yè):
品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品讀重點詞句,重點感悟課文第三自然段。
1、出示導讀題:
作者在文中列舉了哪些現象來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
2、集中品讀。
。1)列舉了如下現象來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洗手時、吃飯時、默默時、伸手遮挽時、躺在床上時、和太陽見面時、掩面嘆息時。
。2)感情朗讀,體味時間無時不在匆匆逝去。
。3)啟發(fā)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說說"日子"是怎樣在自己毫不注意時消逝的?(聊天、玩耍、看電視等)
3、你能仿照這樣的寫法,再寫上幾句嗎?
4、"我掩面嘆息"是因為什么?
5、討論:描寫時間的飛逝,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運用這樣手法有什么好處?
。〝M人,把時間的飛逝寫得有聲有色,可見可聞。)
6、喜歡這部分嗎?背一背。
二、聯系實際,感悟課文。
1、請同學們再有感情地讀讀第二、四自然段,然后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想一想,能感受到什么?
。ㄔ谧宰x自悟的基礎上小組交流。
點撥:作者從八千多個日日夜夜里感受到什么?我們已經度過了四千多個日日夜夜,你又想到了什么?)
2、朗讀體味時間在匆匆而過,我們要珍惜每一個日日夜夜。
3、說說你所知道的勸人珍惜時間的詩詞、格言。
4、喜歡這部分課文嗎?讀一讀,背一背。
三、再讀,找出文中的排比、比喻、疑問、反問、設問句式以及照應句和大量的疊詞,體會語言的生動、形象、輕巧、婉轉。
1、學生找句子,感情朗讀句子。
2、小結:詩人把珍惜時間的道理溶化在自己切身感受中,道理就生動了,文章也委婉感人。
四、指導積累。
朱自清不愧是偉大的語言大師,他的散文委婉細致,意境清新幽雅,語言質樸而有風采,常給人以啟迪,多讀他的文學作品將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yǎng)。課后請同學們背誦《匆匆》,課外還可以讀讀他的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春》。
五、總結。
的確,日子總是匆匆而過,一去不復返,但只要我們能抓緊時間,努力學習,我們就不會后悔。
六、作業(yè)。
1、背誦《匆匆》。
2、讀讀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春》。
3、預習17課。
17、難忘的啟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積累詞語,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有感情地朗讀,學習本文選材典型,主題深刻的寫作特點。
3、學習本文倒敘的敘事方法,采用總分總結構,前后照應。
4、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學習本文倒敘的方法和選取典型材料。
教學用具:投影
教學時間:2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理解、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理解"啟蒙"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1、自由讀文,思考:這是一篇回憶啟蒙老師的文章,看看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2、2、同學交流
3、3、指名匯報
課文記敘三件事,〈1〉老師組織學生舉行抗日講演比賽
〈2〉作文寫字課受到老師申斥
〈3〉翻譯官上的日語課特別寬容。
4、4、全文共分成三段。
三、再讀課文,劃出生字詞,不理解的查工具書
1、生字 lún féng rěn nüè jǔ
淪陷 馮 老師 殘忍 虐殺 規(guī)矩
jiè chì kuì mǒu xiá gǎng
懲 戒 申斥 羞愧 某些 遐想 崗位
2、理解:淪陷:(領土)被敵人占領。
虐殺:虐待人而致死
懲戒:通過處罰來警戒。
申斥:斥責
遐想:悠遠地思考或想象。
3、分段讀文,體會文中流露出的對老師的感情。
四、作業(yè):⑴熟練朗讀課文
、扑伎紩髥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關鍵語句
2、改寫文章最后一句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1、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2、理解關鍵語句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
第一段:1、齊讀
2、2、圈出課文表達"我"對老師感情的詞語。
。ò鍟焊屑、思念)
3、3、倒敘開頭
第二段是課文的重點內容。
1、1、作者共回憶了幾件事?試用小標題概括
板書:講演比賽(3-5)
受到申斥(6-7)
翻譯官寬容(8)
2、2、指三人分讀(3-8)
〈1〉〈1〉 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每件事中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
〈2〉〈2〉 談談自己的理解
①"那時我還小"------"從心里感到敬佩"
、"我感到羞愧"------"編造出來的"
③"我心里還是服氣的"---"很不用心"
、"從這種寬嚴之問"----"某些道理"。
重點理解句中:A"寬嚴"之問指什么?
(從學習祖國語言文字和學習日語兩個角度談)
B小學聲會領悟到哪些道理?
(熱愛祖國,仇恨敵人)
〈3〉〈3〉 學生質疑
3、3、指名讀第三段,談談講了什么?
。▽W堂的名字,位置,環(huán)境)
4、4、總結:這部分是課文重點,作者圍繞對老師感激思念之情,選取三件典型的事例,有說服力。
第三段:
1、1、指名讀
2、2、出示最后一句
既然我的老師們播下的種子在他們學生的身上開花結果了,為什么我們播下的種子不會在自己學生的身上開花結果呢?
⑴理解句子意思
、聘膶憺椴挥脝柼柕木渥,句子意思不能變。
三、總結全文,學生質疑
全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并選取典型事例表達主題值得我們學習。
四、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五、課外練習
讀了課文,你可能會想到自己一些經歷,試寫下來。
〈〈我的老師〉〉
板書設計
難忘的啟蒙
感 思 講演比賽
激 念 熱愛祖國
受到申斥 (嚴)
仇恨敵人
翻譯官寬容 (寬)
18 三克鐳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概括三克鐳的各自來歷、用途,并從中體會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
3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并由此想開去。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懼有關居里夫人生平事跡的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
課前,同學們從影視上或從報刊上對居里夫人已有了一些了解,現在就請把你們了解的資料說一說。
二.快速閱讀。
通過資料的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請學生自己快速地閱讀,找出三克鐳的來歷和各自的用途,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三.想想這段話表達了幾個意思,居里夫人最想說的是什么。
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交流,使學生明白,這段話表達了兩個意思:一是肯定獲得專利的合理性;二是贊賞不要專利的大公無私。居里夫人把大公無私、獻身科學作為最高的追求。
四 由課文內容想開去。
對學生的想開去,要稍加引導,開拓思路,如,由居里夫人放棄專利想到的以及還有哪些科學家像居里夫人那樣具有偉大的人格?(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使全人類都獲益;華羅庚的優(yōu)選法,為數學方法的普及花費了后半生的大半精力等;還有霍金、納會等偉大科學家的事跡)
鼓勵學生把自己想開去的內容盡情表達出來。
五 拓展延伸。
最后,可向學生朗讀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使學生對居里夫人有更深的認識。
讀寫例話 -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教學目標:
理解例話的內容,知道閱讀文章,不僅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不僅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自讀例話
1 例話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 舉例說說,怎樣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二 交流匯報。
1 小組交流例話內容。
2 全班交流:怎樣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1) 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想開去。
(2) 從課文內容聯想到更多的人和事。
3 總結:
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深化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躍思想,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 三 重讀《厄運中的海倫》。
說說你想到了什么。啟發(fā)學生從多角度去想。
1 厄運中的海倫是幸運還是不幸?(她很不幸,但又很幸運。有為她費盡心力的父母,有那么耐心的老師,她是幸運的。)2 聾啞盲孩子成功,靠什么?(家庭,老師,人人努力)
3 假如殘疾人都會出海倫一樣的努力?
4 作為正常人,我們從海倫身上學到了什么?
5 殘疾人身體是殘疾的,可心靈卻是健全的。
6 中國的海倫--張海迪。
四 課外拓展。
選擇一篇你課外讀過的文章,把你讀后想到的寫下來。
景陽岡
積累·運用 四
教學目標:
1 會讀并背誦四副對聯,激發(fā)學生喜歡對聯的情趣。
2 閱讀古代趣聯巧對的小故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收集、試作對聯的興趣。
3 寫小學生活中難忘的人或事。
4 進行"我們與周圍環(huán)境"的調查,進行實踐活動。
課時安排: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讀讀背背、閱讀)
一 導入新課,明確任務。
從本節(jié)課開始,進行"積累·運用 四"的各項練習。這節(jié)課進行兩項練習:第一,讀讀背背,練習讀對聯,并背下四副有趣的對聯。第二,閱讀古代文人"趣聯巧對"的兩個小故事,了解那一副副妙趣橫生的對聯是怎樣產生的,我們也學著對一對。
二 完成"讀讀背背"。
1 自己試著讀一讀四副對聯,注意讀準字音和句子中恰當的停頓。
2 指名讀。注意聽,讀得對不對。學生評議,老師指點容易讀錯之處,要求讀出上下聯中詞語的"對仗"。
(解釋"對仗",指上下兩句里的詞語,就像儀仗隊里的隊員,一一對應,排列非常整齊。)
老師范讀。學生認真聽,從中感受怎樣讀出對仗關系。
3 學生自己邊讀邊畫出上下聯中對仗的詞語。老師舉例說明標畫方法。
4 交流讀法,互相評點。
5 練習背誦。采取同桌對句、男女對句、分組背誦比賽等多種方式。
三 閱讀"趣聯巧對"。
1 自讀短文,根據文中的解釋,弄懂每個小故事中的對聯是什么意思。
2 欣賞兩副對聯,說說對聯里哪里對得巧妙,趣味在哪里。把兩副對聯讀好讀熟,背下來。
3 討論交流。
4 誰還了解這樣趣聯巧對的小故事或背誦過很有趣的對聯,說給大家聽聽。
5 老師就現場或生活中的人、事、物出上聯進行示范,讓學生對。對上后,評議一下對得怎么樣,然后組織學生試著對對聯。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一 激發(fā)興趣,拓展思路。
1 談話導入。
你們已是六年級學生了,在六年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有許多事讓你難以忘懷,你最忘不了的是什么事呢?一定有許多人你永遠不會忘記他們,那么你最忘不了的又是誰呢?
2 學生自由說說令其難忘的人和事。
根據學生說的內容,適時小結,以啟發(fā)學生。
。1)難忘的事可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的,高興的,難過的,內疚的,難堪的,有趣的,感動的任何事,也可以是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永遠忘不了的一幕。
(2)難忘的人可以是自己的老師,同學,也可以是學校的其他學生和老師,還可以是學校里的工人或客人等,可以是熟人,也可以是陌生人,只人他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就可以。
二 明確習作要求。
1 題目可以用"難忘",也可以自擬。
2 內容寫具體,語句寫通順,敘述有一定的順序。
三 自主習作。
1 構思好后自主習作。
2 老師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根據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3 選擇典型內容的習作,準備引導學生評議。
。ǖ湫偷牧曌靼ǎ壕唧w與不具體的,選材多角度、敘述有特色的,寫法富有個性的。)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 指名朗讀習作,評議修改。
1 請5至6位同學讀習作,師生逐個點評,肯定優(yōu)點,指出修改方向。
2 同桌互讀互評。
二 修改習作,進行謄寫。
1 自己修改。
2 請伙伴幫助修改,改正不通的句子和寫錯的字和標點符號。
3 謄寫在作文本上。
第四課時(習作拓展)
一 佳作欣賞。
老師批發(fā)后,選出選材,體裁,語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尤其是突出如何"難忘"的習作,向學生介紹,請小作者當眾朗讀,師生共同賞析。
二 宣讀進步作文和優(yōu)秀片斷。
選擇有進步同學的習作和好的習作片斷,請作者讀給大家聽,激發(fā)寫作興趣,激勵學生進步。
三 老師宣讀下水作文。
老師寫下水文,能夠了解寫作文應該注意到哪些方面,能更好地更深入地指導學生寫好作文。老師朗讀自己的下水文,能夠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引起學生的共鳴,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起到示范作用。
第五課時(實踐活動)
一 導語。
我們學過《只有一個地球》,知道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正面臨著巨大的威脅,環(huán)境,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也給人類發(fā)出了警告。那么,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怎樣呢?讓我們每一個小學生都來關注這個問題。
二 讀課本中的活動提示。
三 交流討論。
你想調查什么?怎樣調查?
根據學生談到的,相機引導:利用現有條件,選擇切實可行的方法。
四 布置任務。
自由結合組成小組,用兩周時間進行調查,注意保管好調查資料,準備好調查報告或其他形式的調查結果展示,參加《我們與周圍環(huán)境》的專題語文活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