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5 21:40:43 下載試卷 標簽:名人名言 閱讀 教材 診斷活動 高中生活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我愛閱讀”為專題進行編排,由兩篇精讀課文《竊讀記》《走遍天下書為侶》,兩篇略讀課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我的“長生果”》,《口語交際·習作一》及《回顧·拓展一》組成,選編內(nèi)容都緊緊圍繞閱讀,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
《竊讀記》以“竊讀”為線索,寫出一個小女孩在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離開的時間順序,生動、細致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xiàn)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缎∶缗c大樹的對話》是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學者季老的訪談錄,是一老一少對閱讀的交流,使讀者得到了讀書的有益見解!蹲弑樘煜聲鵀閭H》作者以新鮮的比喻──反復地讀一本書,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收獲,新的驚喜。然后說明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地讀,就會常讀常新,百讀不厭。《我的“常生果”》通過著名作家葉文玲童年時讀書、作文的經(jīng)歷,在讀寫的實踐中,逐漸悟出了讀寫間的關系和寫作方法。
【學生分析】
《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學生自識字以來一直在閱讀,然而學生讀書還缺乏習慣的培養(yǎng)和方法的指導,本組教材將其作為一個專題,引導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進行讀書的交流,學習和體會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激發(fā)起閱讀的興趣,逐步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基本教學目標】
。、認識26個生字,會寫23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伴侶、娛樂、百音盒、毫不猶豫、一趟、背誦”等。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
【課前準備】
1、引導學生開展讀書活動。
。、搜集名人讀書故事、名言。
【教學流程】
一、課前交流
新學期又開始了,我們手中又有了一本本新書。書本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在進行本學期課文學習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自己的讀書生活,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出示下列提示)
你讀過什么書?
你的讀書感受是什么?
最喜歡的是哪本書?
知道哪些關于讀書的名言?
知道哪些讀書人的故事?
……
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選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二、教學建議
1、《竊讀記》:
當我們品讀課文之時,我們會隨著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一起感受饑腸轆轆的勞苦,經(jīng)歷擔憂、恐慌和懼怕的痛苦,體驗驚喜、快樂與滿足的幸福。教學本課時應首先與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從中自己的讀書體驗。
首先,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自讀自悟、讀通課文的時間,而后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要引導他們結(jié)合有關語句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復雜感受。
然后,引導學生研讀課文,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讓學生找一找“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樂與懼怕”,從具體語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竊讀滋味的,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細膩傳神。
最后,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后,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說對“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
還應注意的是課文的動作和心理描寫可謂精妙傳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加以體會。并進行積累。
再引導學生搜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去圖書館或書店了解圖書都有哪些種類;給自己的圖書歸類,做個書目;找一本喜歡的書閱讀,讀書時做摘抄或填寫閱讀啟示錄卡,為后面“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臺”做好準備。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本文作為略讀課文,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通俗易懂。
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
首先引導學生反復自讀,把握主要內(nèi)容,然后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把握人物的特點,體會人物的情感。還可進行模擬采訪。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接著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閱讀、偏科、學習外語和積累古詩文的看法。
還可以布置課外實踐作業(yè),自己選擇一個主題采訪一位長輩。在班會課上進行交流。
。场ⅰ蹲弑樘煜聲鵀閭H》:
讀罷此文,讓人真切的感受到書如友,書似家,每讀一遍都像故地重游,會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復地讀一本喜愛的書,真像與一個朋友同船而行。
教學前可先與學生交流,如果你自己出去施行你會帶一些怎樣的東西?如果只能帶一樣,你又會帶什么呢?為學習課文作好輔墊。
教學時還應引導學生多讀多體會。在初讀課文時,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nèi)容,進行自讀自悟,在印象深刻的地方進行圈畫批注,再交流各自的體會,還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師生一起解決。在研讀課文時,引導學生來體會“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xiàn)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這一觀點,并弄清反復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有哪些,你受到了哪些啟發(fā)。同時要加強感情朗讀的指導,好詞佳句的積累。
“閱讀鏈接”中的詩歌《神奇的書》,對課文學習的拓展。可引導學生感情朗讀,交流神奇在哪里。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結(jié)合實際談理解和感受,在多讀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加強積累。
。、《我的長生果》:
本文為略讀課文,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憶了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本文情真意切,飽含作者的真情,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廣泛交流。
教學時可按閱讀提示,先自讀自悟,把握主要內(nèi)容,想想作者寫了少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然后,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讀幾遍做一些批注,談談自己的感受。最后,全班交流,明確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并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讀實踐的。
。、《口語交際·習作一》:
“口語交際·習作”是本組教材的專題“我愛閱讀”的有機組成部分,教材中提供了三個可供選擇的活動角度:說寫自己在讀書經(jīng)歷中的故事;交流采訪經(jīng)過和體會,整理采訪記錄;圍繞“開卷是否有益”展開辯論,再寫下經(jīng)過或自己的看法。
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全班學生進行話題征集,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話題。最后確定一個話題展開交流。先以小組為單位,各抒已見,相互評說。再選小組代表進行班級交流。最后指導學生寫下來。
。丁ⅰ痘仡·拓展一》:
、拧〗涣髌脚_:
結(jié)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nèi)容,就課內(nèi)和課外的學習與活動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了解自己的所得,明確自己的不足。交流的過程中,還應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所得。
教師可組織學生按課內(nèi)學習和課外綜合性學習兩個方面進行回顧和總結(jié)。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教師再引導全班交流,共同回顧。
、啤∪辗e月累:
這次“日積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關于讀書的名句,展現(xiàn)了古人關于讀書的體驗和方法,激勵過一代又一代人。
在教學時,應先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還可以談談各自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再引導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其他關于讀書的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賞,使所有人得到激勵。
、恰≌故九_:
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成果,學生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匯報自己這一階段來的學習收獲。其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材中提供了三個展示建議,分別是成立讀書興趣小組,開展讀書討論活動;制作閱讀記錄卡;在班里建立圖書角,給圖書歸類,并制定借閱規(guī)則。在展示過程中不只局限于書中的幾種形式,允許學生有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讀書筆記、自己的藏書目錄等,更充分地展示學習的成果。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