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說”的技巧
來源:網(wǎng)絡 2009-08-27 08:58:48

總結許多優(yōu)秀班主任的經(jīng)驗,雖然色彩斑斕,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他們都具有明察秋毫的觀察能力,準確敏銳的判斷能力,深入探究的思維能力,長于說理的表達能力,博采眾長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善于總結的科研能力。其中,“口能明其言”可以說是一個優(yōu)秀班主任必備的基本能力。
班主任的“說”怎樣才能取得使學生入耳入腦。心悅誠服的效果呢?
首先要“說”在理上。
育人工作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和千變?nèi)f化的情況,班主任一定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在進行思想教育時,不僅要做到“因人而教”,而且要“因時而教”、“因地而教”。在同學生交談時,切忌隔靴搔癢的空話,令人生厭的套話和心口不一的假話。偏離真理和事實的“假大空”不僅于事無補,而且只會使學生不滿和反感,帶來負效應,如果在學生產(chǎn)生困惑,遇到挫折和急需幫助時,班主任能夠及時地“指點迷津”,析事論理,在“有知音促膝談心之親切,無嚴師耳提面命之緊張”的氣氛中,學生不僅會虛心接受而且會由衷感激老師的熱情幫助的。對一些原是桀驁不馴,準備破罐破摔的后進學生也可以收到“狂風不能折服小草,哲言可使鐵漢低頭”的效果。優(yōu)秀青年工作者李燕杰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做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作一場報告,或者進行一次談心,就猶如琴師操琴一樣,按樂章?lián)軇忧傧,通過語言藝術,融動青年人的心弦,使青年既有知識的增益,又有道德的熏陶,還有藝術的感染,形成一種美的感受,使青年的靈與感都能得到升華。”班主任的“說”,以理服人,只有以理喻而不是力壓才能達到對癥下藥、藥到病除的目的。
其次,要“說”而有情。
古人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又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要使自己的“說”為學生樂于接受,只有情通才能理達,否則,理雖直,情不通也是難以奏效的。俗話說:“好話一句三九暖,惡言一聲六月寒。”一個班主任,如果態(tài)度冷冰冰,言詞同硬繃繃,很難設想有融洽的師生關系,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只有理中蘊情,情中合理,情理交融,這樣的“說”,才能起到警策、激勵、鼓舞、教育的作用。
再次,要“說”有分寸。
同樣是“說”,同樣是情理結合,不同的班主任常常會收到不同的效果。這里有一個掌握“說”的分寸的問題。有的宜在課上“說”,有的宜在課后“說”;有的宜在大庭廣眾之中“說”;有的宜在個別談心時悄悄“說”;有的宜點到為止,留點“空白”,讓同學自己去思索領會,有的宜條分縷析,講清利弊教會學生分析得失。該表揚的,宜實事求是,不虛飾溢美;該批評的,恰如其分,不侮辱挖苦。就批評來說,熟諳批評藝術,善于掌握分寸的班主任能夠做到寓批評于尊重之中、于表揚之中、于談心之中、于諒解之中、于自責之中、于關懷之中、于希望之中、于玩笑之中、于幽默之中、于激勵之中。這樣的批評,沒有疾言厲色的指責,沒有錯一罰百的處罰,但是,被批評的學生在汗顏愧疚的同時萌生的是知錯改錯的決心。
最后,要“說”而有信。
作為班級教育者、組織者、指導者的班主任要使自己的“說”為學生所接受,而且躬履踐行,很重要的一條是言而有信。凡是經(jīng)過慎重考慮決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絕對不能出爾反爾,朝令夕改。一個好說大話,好高騖遠的班主任,如果提出的目標老是落空,就會在學生中喪失威信,造成消極的思維定勢,以后再要重整旗鼓就要付出數(shù)倍的努力。所以,班主任在提出目標時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遠,宜具體不宜空洞,宜從實際出發(fā)而不宜照抄照搬別人的做法。唯其如此,才能積小勝為大勝,一步一個腳印朝著預定的目標前進。一個班主任做到重諾守信,一言九鼎,那么,他的“說”才有號召力,班集體才有戰(zhàn)斗力,班級的各項工作也才得順利地開展,各項目標得以圓滿實現(xiàn)。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