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折斷最珍貴的翅膀
來源:網(wǎng)絡(luò) 2009-08-31 08:31:00

在一堂地理公開課上,老師把中國地圖拿出來問學生,中國地圖像什么?有的學生說像公雞,有的學生說像山羊。老師緊接著問那些說像山羊的學生:“你們再看看像什么?”學生們依然回答說像山羊。老師認為,在公開課上竟然出現(xiàn)這種荒謬的答案是丟他的臉,便惡狠狠地追問:“你們再看看像山羊嗎?”他把“再”字說得震天響。那些說像山羊的學生不敢堅持自己的“邪說”了,怯怯地說:“像公雞。”當老師再次提高嗓門問全班:“中國地圖像什么?”全班學生齊聲回答:“像公雞!”授課老師滿意地笑了。
我不由得為第一次聽說中國地圖像山羊而感到新鮮,也不由得第一次對中國地圖發(fā)生了濃厚興趣。課后,我趕緊找出地圖,仔細端詳研究了一番,第一次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中國地圖確實更像一只有胡子的山羊而不是公雞(這是對中國地圖是雄雞這一傳統(tǒng)說法的挑戰(zhàn))。我不由得對回答中國地圖像山羊的學生多了幾分贊許和敬意。令人惋惜的是,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卻被教師厲聲的“再看看”否決得一干二凈。
反觀我們的教學,注入式灌輸,容器式接受,長期主宰著我們的課堂。老師照本宣科甲乙丙丁地教,學生按部就班一二三四地記,“傳授知識——接受知識”幾乎成了不變的教學模式。在這一模式下,沒了想象,沒了體驗,更沒了創(chuàng)造。正如16世紀哲學家培根對知識的獲得所做的比喻:“一種像螞蟻一樣,只知道簡單地搬運材料;一種像蜘蛛一樣,只知道從自己的肚子里吐絲布網(wǎng)”,而我們?nèi)鄙俚恼?ldquo;像蜜蜂一樣,把采擷來的百花的花粉進行消化和加工,并釀成蜜漿”。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小學一年級的一次考試中,有這樣一道題:雪化了變成了什么?孩子們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答變成水的,有答變成泥的,還有答變成冰的,都得了分。唯有一個孩子答雪化了變成春天,一分也沒得到。
雪化成了春天,多么詩意的答案呀!雪融化后變成了水,抑或變成了冰,滋潤了大地萬物,自然也惠及花草樹木,這也就催生了萬物復(fù)蘇百花齊放的春天。雪化了,怎能說不是變成春天呢?然而,就是這最難得的精彩答案,卻在閱卷老師那里不吃香。這又是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標準答案上沒有。
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阻礙了思想的飛翔、創(chuàng)造的翅膀?有則寓言說,上帝召開會議,了解賜給動物們翅膀后它們是如何使用的。鷹說:“我用翅膀在天空飛翔,獵物都逃不過我的眼睛,因此我生活無憂。”鴕鳥說:“我用雙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從沒派過用場,成了沉重的負擔。”企鵝說:“我把翅膀變成了鰭,它使我能夠在海洋深處自由來往。”……上帝忽然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還坐著人,便奇怪地問:“你沒有翅膀,為何來此?”人說:“上帝啊,雖然你沒有賜我翅膀,但是我的靈魂卻可以飛翔,它帶著我飛翔到腳步不能到的任何地方。”上帝聽后感嘆地對動物們說:“我賜給你們最珍貴的翅膀,你們有的卻浪費在身上;我沒有給人翅膀,他們卻有了靈魂的飛翔,這是一切飛翔中最珍貴的翅膀。”
既然“上帝”沒有給我們?nèi)祟愹v飛的翅膀,就一定要運用好我們想象的思維,不要辜負“上帝”的期望!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