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 > 一年級英語教學論文 > 正文
2017-01-05 11:14:50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英語論文 小學教學論文
一般情況下,學生會以教師手臂的高低來決定使用高音還是低音。手臂朝下,則表示低音;手臂與肩平衡,則表示平常音量;手臂朝上,則表示高音。比如,跟讀traffic一詞時,學生要注意教師手臂的高低:手臂朝上時,大聲跟讀;手臂朝下,小聲跟讀。
2.在句型及語法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英語教學不宜以語音、語法知識為主,切忌不顧兒童年齡特征,進行成人化教學。更不可追求英語學科高標準要求,要把握好程度和份量,不可超出小學生的接受能力范圍。[8]所以,在句型及語法教學中,要運用簡潔明了的體態(tài)語言,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學習“This is……”和“That is……”句型時,教師先用手指著近處小明的桌子,說:“This is XiaoMing’s desk”,然后用手指著遠處小紅的桌子,說:“That is XiaoHong’s desk”。反復舉例幾次,學生很快領會句子的意思,并躍躍欲試。又如:在學習“現(xiàn)在進行時”時,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把握這一時態(tài),教師可以通過相應的動作,惟妙惟肖的表演來詮釋。例如,教師在講臺上來回走動,邊走邊說:“I am walking”,或者在教室里邊跳邊說:”I am jumping”等,反復練習幾次,學生便會明白“現(xiàn)在進行時”即表示某人正在做某事,這比刻板地講解語法知識,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英語歌曲、韻律詩歌教學中的運用
兒童活潑好動,課堂上單調(diào)、呆板的跟讀往往使他們對英語學習感到索然無味。雖然歡快的節(jié)奏、動聽的旋律、詼諧的語言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樂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可是如果教授方法不當,往往事與愿違。在教授歌曲、韻律詩的過程中,教師要配以恰當?shù)捏w態(tài)語,堅持“聽先于說”的理念。例如:教授小學六年級英語教材(上)中歌曲《How do You Go to School》時,教師可以一邊放錄音,一邊做相應的動作,通過動作、手勢表達句子的意思。然后,邊領唱邊做相應的動作,學生很快明白了歌詞的意思。如果教師鼓勵小學生邊唱歌邊表演,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可以調(diào)動盡可能多的感官將歌曲長久地儲存在記憶中。
綜上所述,作為英語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體態(tài)語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恰當?shù)剡\用體態(tài)語,不僅能很好地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夠調(diào)動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遵循自然、適度、協(xié)調(diào)一致的原則,有意識地運用體態(tài)語,最大價值地發(fā)揮它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姚志英.英語教學中的非語言教學手段—體態(tài)語[J].滁州學院學報, 2004(9):68.
[2]方展畫.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機制——非言語交流[J].教育研究,1988(4):60—62.
[3]周鵬生.試認非言語教學的誤區(qū)及其消除[J].教育科學論壇,2003(5):43-45.
[4]鄧術(shù)新.課堂中教師體態(tài)用語綜述[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7(6):10
[5] Cooper, Pamela J. Speech Communication for the Classroom Teacher [M]. 3rd ed, Gorsuch Scarisbrick Publishers, 1988,57.
[6]李自慶.體態(tài)語言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教學與管理,2007(10):115.
[7] 杜萍.課堂管理的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7.
[8]劉道義.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zhàn)[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7):36.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