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后的時間,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2-13 14:35:53

最近大家都被政府工作報告里的中小學生減負問題刷了屏,家長們對減負這一說法的評論褒貶不一。
有人覺得減負的方向是對的,因為無論如何,讓一個幼小的孩子晚上做作業(yè)到十點還寫不完是不合理的;讓一個孩子幾乎天天奔走在各種興趣班補習班的路上,而沒有足夠的時間玩耍、鍛煉,是不利于孩子全面發(fā)展的;當然也有家長覺得減負是學校在推卸責任,把更多的責任交給了社會,推給了家庭教育,讓家長陷入課外培訓的軍備競賽。
其實討論最激烈的無疑是讓小學生三點半放學這一條,一直以來孩子的放學接送問題都是每個家庭最頭疼的事。因為,這意味著每個家庭里得有一位全職媽媽/全職爸爸,或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中有可以幫忙接送孩子的,那么他們必須生活在一個城市,身體要好,還不要求有自己的老年生活,因為這要求家里有一個人保證工作日下午什么也別干,2-3點就出門接孩子,接完還要負責陪孩子寫作業(yè),這些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說,要求就有點高了。
那么問題來了,孩子三點半之后的時間到底誰來負責呢?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享有“全球教育第一”美譽的芬蘭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
芬蘭孩子的時間表
早晨:“廚房教室”,不學習,先做飯——這就是自己的午餐;
上午:數學和英文之后,就是工藝課;
午飯前:“家事經濟課”,學習家庭的收入、預算、支出等基本概念;
下午:“教育職業(yè)課”,歷史、物理。
3點:放學。
但是,一天的任務只完成了一半……
接著:上建筑課,然后參加職業(yè)啟蒙訓練,再運動2個小時,還要完成閱讀俱樂部的任務……
這是芬蘭一個7年級學生典型的一天。
雖然,芬蘭孩子也是下午3點鐘放學,課業(yè)不重,但很雜,大腦需要不斷切換。
芬蘭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社會實踐,比如芬蘭孩子從4歲到19歲,必須修滿1300個小時基礎建筑課。這在中國家長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他們只會主觀的覺得學建筑課有什么用。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在幫孩子選擇課外輔導,甚至興趣班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這對升學有是否有用,是能提高成績呢?還是能給升學加分呢?如果都不能,那學這個干什么。
再看看芬蘭的職業(yè)啟蒙課。孩子從小學起就要上“教育與職業(yè)輔導課”,學會觀察和了解自己身邊出現的各種行業(yè),認識各個工作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
在6年級、9年級這兩個成長的關鍵時間點,當我們的孩子可能在忙著小升初和中考的時候,芬蘭孩子要做的是,參與一場名為“Me & My City”的深度職業(yè)啟蒙活動——在15-20家企業(yè)或者公共服務平臺(銀行、郵政等)共70多種職業(yè)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深入體驗。
那么中國家長又會覺得學習好了自然能找到好工作,現在還小,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就好了,小學階段就學習職業(yè)規(guī)劃的課程太早了。
雖然芬蘭擁有發(fā)達的經濟和良好的社會福利,我們尚沒有這么豐富的教育資源,但是“減負”的本質一樣的,就是讓孩子在適合他們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的環(huán)境下,真正得到全人格教育。
在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考慮到家長在工作日時間接送的困難,紛紛開展“課后一小時”活動,有的學校設置了芭蕾形體、捏塑、英語劇、國際象棋、彩陶、攝影等諸多活動,有的學校與教育機構合作,開展心智教育、財商培養(yǎng)等課程,極大的開拓了學生視野,滿足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要求。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